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2-5
特征特性“長旱58”是陜西省長武縣農技推廣中心育成的半冬性、中晚熟、大穗大粒型小麥新品種,株高75~80厘米,莖稈粗壯;分蘗力強,長相清秀;穗層整齊,穗長方形,長芒、白殼、白粒;每畝30.4萬穗,每穗35粒,千粒重40.8克;抗旱、抗青干,高抗條銹病,高產田畝產達650公斤。施肥播種每畝基施農家肥5000公斤、磷酸二銨40公斤、氯化鉀10公斤,秸稈還田地塊增施尿素10公斤。10月1日前后播種,每畝用種量10公斤。晚播、肥力條件差以及干旱田塊,適當增加播種量。澆水追肥春季返青時...
2-5
①冬灌有什么好處小麥適時冬灌,一是能平抑地溫,防止凍害死苗;二是能沉實土壤,粉碎坷垃,消滅越冬害蟲;三是冬水冬肥相結合,可為翌春小麥返青和根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。此外,鹽堿地麥田冬灌,還可以壓堿改土。據調查,冬灌比未冬灌的麥田,畝穗數增加12.3萬穗,穗粒數增加6.7粒,千粒重提高1.3克,增產27%。②什么樣麥田要冬灌小麥是否需要冬灌,一要看墑情,凡冬前田間持水量低于80%、且有水澆條件的麥田,都應進行冬灌;二要看苗情,單株分蘗在1.5~2個以上的麥田,冬灌比較適宜,一般弱苗...
2-4
為了獲得馬鈴薯的高產,首先要選擇適合馬鈴薯生長的土壤。其基本要求是土質疏松、透氣性好有利于薯塊膨大的輕砂壤土。土壤以微酸性為好,南方山區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找到適合馬鈴薯生長的土壤和地塊。種植馬鈴薯的地塊的選擇還必須充分考慮到輪作問題,盡量的不連作,也不要與茄科的其他作物實行輪作。馬鈴薯壟作時要開溝起壟,一般行距60厘米左右,壟高20—25厘米。如果用稻田來種植馬鈴薯或者排水不好的地塊,壟高還要高一些。對于分帶輪作的土塊則應用較深的坑種植,持馬鈴薯出土以后再培土起壟。
2-4
小麥是我市*大糧食作物,在糧食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小麥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單位面積收益低,要提升綜合生產能力,實現持續穩定增產,就必須在選擇小麥生產措施上統籌考慮、低成本、高產三個因素,以提高單位面積收益為主導,吸收新的技術進行組裝配套,以實現小麥高產、、、生態、安全的目標。1王米秸稈粉碎還田1.1應用條件種植小麥的前茬是玉米;玉米收獲時的土壤水分含量適宜秸稈粉碎還田作業,土壤含水量過高耕后成泥條或含水過少、耕后溜水不能及時保障,影響小麥播種出苗田不宜應用;有玉米秸稈粉...
2-4
西瓜忌連作,可通過嫁接栽培來克服連作障礙。目前,西瓜嫁接砧木主要有南瓜、葫蘆等。對如何選擇砧木,很多瓜農意見不一致。鄢陵縣陶城鄉楊利華:我感覺用葫蘆、瓠瓜較好,用它們作砧木,嫁接成活率高,很少會出現不親和的現象。去年春季我用葫蘆作砧木嫁接西瓜,成活率在99%以上。而南瓜親和力較差,嫁接成活率低,特別是在連陰天的情況下,嫁接成活率有時還不到50%。而且,用南瓜作砧木,瓜秧易旺長,難坐瓜,需要多準備一大批苗,成本太高。虞城縣大楊集鎮劉學用:用葫蘆嫁接西瓜,雖然成活率高,但是葫蘆本...
2-4
早春季節(2-4月),大棚內溫度經歷了低溫到后期的溫度逐漸變高的過程,植株養分積累減少,生長發育加快,落花落果頻繁,病蟲害也時有發生,是棚茄較難管理的時期。按氣溫變化規律的不同,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棚內管理。*階段。即2-3月,普遍氣溫較低、土表較干燥。此時應以保溫防凍為主,要求棚溫保持白天25-28℃,夜間15℃左右。施肥以葉面噴施和根部淋施為主,應在晴天中午進行,此時是植株吸收營養的*時期。由于光照弱、營養不足、土壤干燥或過濕、溫度過高過低,氮肥施用過多,植株徒長等,都可引...
2-3
果樹除了通過根系吸收養分外,葉片也能吸收養分,葉面施肥又稱根外施肥,采取根外施肥,把握好肥料種類、濃度、時期、次數、部位等環節,可以彌補根系吸肥不足,可取得較好的增產效果。一、選用適宜的肥料種類。根據果樹地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,選擇適宜的根外施肥種類。在果樹生長的初期或前期,為促進生長發育,噴施的肥料主要有硫酸鋅、硫酸亞鐵、硫酸鈣、氯化鉀、生長素、激素類、營養類的肥料。在果樹生長的中期或后期,為改善果樹的營養狀況,葉面噴施的肥料主要有尿素、磷酸二氫鉀、過磷酸鈣、硫酸鉀、草木灰、...